意大利港口大罢工:十万民众抗议加沙冲突升级广州米牛
9月22日清晨,意大利北部重要枢纽热那亚港陷入全面停摆。愤怒的抗议者用集装箱封锁了所有进出通道,港口入口处挤满了高举拒绝为以色列运送军火标语的示威人群。这场由工会组织的全国性罢工迅速蔓延,当天共有75座意大利城市爆发抗议活动,参与人数突破十万。
抗议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9月18日。在艾米利亚-罗马涅大区的拉韦纳港,码头工人发现两个标注爆炸物的集装箱即将运往以色列。中左翼执政的拉韦纳市政府立即采取行动,市长巴拉托尼联合大区政府紧急叫停了这批货物的装卸。虽然政府声称停止对以军售,但运输漏洞依然存在,巴拉托尼在记者会上强调。
展开剩余76%抗议浪潮在随后几天持续升级。9月19日,意大利总工会发起四小时全国罢工,数万人在罗马等城市游行,要求政府切断与以色列的军事合作。三天后,USB工会组织的24小时总罢工将抗议推向高潮。在罗马特米尼火车站,两万多名示威者中不乏年轻面孔。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游行,一位18岁的大学生举着解放巴勒斯坦的标语说,加沙的悲剧让我无法保持沉默。
米兰中央车站的冲突最为激烈。数百名抗议者与防暴警察爆发肢体冲突,警方不得不使用催泪瓦斯驱散人群。据官方统计,约60名警员在冲突中受伤,多名示威者被捕。罢工导致全国交通系统瘫痪,火车平均延误超40分钟,部分线路取消率达30%。
作为地中海重要货运枢纽,热那亚港的停摆产生连锁反应。在托斯卡纳的利沃诺港,工人拒绝为以色列货船装货;威尼斯码头则上演了起重机悬挂巴勒斯坦国旗的戏剧性一幕。这种码头工人干预外交的非传统抗议在欧洲已成趋势广州米牛,此前法国马赛、比利时安特卫普等港口都出现过类似抵制行动。
面对抗议浪潮,梅洛尼政府态度强硬。总理在社交媒体谴责暴力行为损害国家利益,交通部长萨尔维尼则将罢工归咎于极左翼煽动。外交部长塔亚尼在议会坚称意大利未向以色列输送武器,但对拉韦纳拦截的爆炸物未予置评。
值得注意的是,欧洲多国在抗议期间相继承认巴勒斯坦国。截至9月22日,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已有157国作出承认。分析指出,这既是应对加沙人道危机的政治表态(冲突已致超6.5万巴勒斯坦人丧生),也暗含争夺中东话语权的战略考量。
抗议活动深刻影响着意大利社会。博洛尼亚示威者一度封锁高速公路,超市面包销量激增250%。民调显示,64%民众认为加沙局势极其严峻,41%支持承认巴勒斯坦国,与政府政策形成鲜明对比。正如热那亚工会代表所言:我们不愿成为屠杀的共犯——这就是工人选择站出来的原因。
(本文综合《环球时报》《光明网》等权威媒体报道,数据截至2025年9月25日)
发布于:天津市宝龙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